10/3 和諧論

►筆記重點:

  • 又稱結構功能論

1.時間:

1950s盛行於美國(WWⅡ後安撫各國)

2.特徵:

(1)結構與功能

社會由許多部門組成,各部門因**功能**存在,如同彼此嵌合的齒輪,促進社會和諧,並彼此合作往共同目標邁進。

(2)整合(integration)

社會結構間相互依賴協調而促成社會的團結與和諧。

(3)穩定(stability)

調適中求改進,穩定中求進步。

(4)共識(consensus)

強調知覺、情感、價值、信念等的一致性,成員之間具有共同的目標。(社會凌駕於個人)

3.代表人物:

(1)涂爾幹(法國)E.Durkheim

社會有其社會需要,教育制度的功能即滿足此一**社會需求**。

教育是種社會事實,教育制度、目的與內容都受社會制約,並具有社會功能。

教育的基本功能在於將個人同化於社會、將社會內化於個人。

教育使個人完成「**社會化**」及「**個性化**」。

 └社會化:人類學習繼承各種社會規範、意識形態等周遭的社會文化元素,並逐漸適應於其中的過程。

 └個性化:近似於所謂的適性揚才。

(2)帕森士T.Parsons

提出社會學的分析單位:「**社會行動**(action)」-鉅觀  vs.社會行為(behavior)-微觀

社會制度下賦予行動者「**角色期望**」;行動者盡其角色的義務即能發揮制度功能,社會也就能穩定發展。

社會體系的四個作用:A調適作用 G目標達成 I體系統整 L模式維持

學校班級體系的主要功能為「**社會化**」與「**選擇**」(換句話說就是學校教育幫社會選擇人才)。

►問題與討論:

文章:

高鐵站區開設小農市集平台 推廣食農教育

問題:

(1)請問新聞中的手工藝老師–張家甯,以怎樣的方式來促進社區與教育的和諧?

(2)請述說這樣做是否有達到社會化功效?並闡述原因。

回答:

1.邱盈瑜:

(1)張家甯老師開設「承山種籽樹」小舖,藉由讓學生來小舖戶外教學的方式,明白稻米得來的不易與其多元價值,除了食農教育外,小舖也有種籽學堂的手作課程、論壇講座等………,以此促進社區與教育的和諧。

(2)張家甯老師的做法有達到社會化的功效;將珍惜食物的觀念灌輸給尚在學習階段的學生以及安排一些手作課程等……都可以培養學生未來進入社會後的能力。

2.劉昱伶:

有同學回答了第一題,我就直接回答第二題囉。

其實對於社會化的定義我不是很確定,剛剛去查了一下,維基上定義是「人類學習、繼承各種社會規範、傳統、意識形態等周遭的社會文化元素,並逐漸適應於其中的過程。」

報導中有提到教授如何利用土礱跟風車碾米,是學習傳統碾米方式,而且不管是在食農教育或者手作課程中,都可以學習人際相處,甚至「不噴農藥」等有機農作也是社會上的漸興或者說發展中的環境友善觀念。

3.陳彥菱:

(2)有, 張老師將社會資源帶進教育現場,培養學生學習人際互動以外和社會、文化的對話,使個人同化於社會並使社會內化於個人。

  1. 陳伊淇:

有達到社會化,張老師教育的即使是古老的知識,但是教育過程的互動使個人社會化

5.翁婉容:

(1)以實際體驗、操作的方式,將農業文化與社區記憶融入教學,使生活在現代的孩童了解社區的過去的生活樣貌與文化。

(2)社會化的定義為使個人融入社會,成為推動社會穩定運作的一份子,使外在的社會形塑個人的角色與人格。張老師的「食農教育」與社會化並無直接相關,但間接推動多元價值觀的發展(產業之間、教育方面等等)。

│ edit:劉昱伶、陳彥菱、邱盈瑜 │ 統整:張碩傑 │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